一產帶一鏈,一鏈興一群。紡織服裝是寧晉縣傳統特色產業,從20世紀七十年代的家庭作坊起步,發展至今,已形成紡、織、染、服裝的完整制造鏈條,全縣生產及配套企業547家,產品暢銷全國大中城市,出口美國、歐盟、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2年,面對國內外市場多重沖擊,寧晉紡織服裝逆勢增長,全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營業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3.1%;上繳稅金2.39億元,同比增長9.34%。截至今年7月底,完成營業收入71.52億元,預計全年完成營業收入120億元,較去年增長14%,勾勒出一條“上揚曲線”。
“數智”助力提質增效
傳統紡織服裝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河北寧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因為實施了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生產呈現另外一番景象。
在寧紡集團奔發制衣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動動鼠標,設備“聞訊而動”,物料自動到達對應位置。“服裝吊掛流水線投產后,生產效率提高了25%,質量提高了5%,用工水平降低了12.5%。”公司經理李娟介紹說。
地處河北,相比于其他同類企業,寧紡集團在發展紡織的地緣與用工成本上并不占優勢。面對發展瓶頸,企業以裝備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為方向,累計投資2億多元打造服裝數字化車間,將技術裝備基本提升至國內先進水平。
在新一輪產業變革和消費升級背景下,“智改數轉”已成為服裝企業發展規劃的高頻詞。跟寧紡集團一樣,童泰總公司引進國際先進的服裝生產設備, 提高裁剪精度,實現面料的最佳利用,讓智能化、數字化融入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寧晉縣是中國休閑服裝名城、河北省紡織服裝強縣。近些年,寧晉縣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引進先進設備、先進工藝,加快“兩化”深度融合。當前,全縣紡織服裝行業70%以上主要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無結、無疵、無梭化率達到100%,電腦設計自動排料系統、自動剪裁系統、生產吊掛傳輸系統、立體式倉儲系統應用率達到60%以上。
智慧元素賦能,讓生產更高效。寧晉可年產紗8.2萬噸、布3000萬米、印染布6000萬米、服裝2.5億件。
創新創造贏得市場
“紡織服裝產業市場需求大,競爭也非常激烈,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求新謀變尤其關鍵。”寧晉縣科技和工信局局長李月輝說。事實如此,推動企業自身勇立行業潮頭、勇當行業翹楚,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創新創造,不斷探索新的產品屬性、新的服務形式、新的銷售渠道。
近日,一批訂單在寧紡集團廣和紡織公司紡紗車間加緊趕制。公司相關負責人豆朝輝說,在紡織行業,材料是根本,面料是關鍵。近年來,寧紡集團以產品差異化為目標,積極推進產品升級,不斷推出特殊纖維、功能性面料等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出系列以時尚、功能、自然、經典為特色的拳頭產品。企業連續16年保持“國家燈芯絨產品開發基地”稱號。
在寧晉,服務創新贏得更多客戶的青睞。麗達集團從面料、研發、設計、生產到產品后期維護,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私人訂制”化的服務,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的定制生產模式為其帶來接連不斷的國內外知名企業訂單。
銷售渠道創新,讓寧晉的紡織服裝產業更快觸達消費者。該縣抓好內外市場,從“一條腿”到“雙循環”。鼓勵紡織服裝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資源,及時轉變經營策略。拓展“互聯網+”銷售渠道,加速傳統產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集聚發展煥發活力
9月15日,寧紡集團舉辦建廠50周年慶祝活動。寧紡集團先后榮獲全國先進集體等稱號,榮登河北省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百強榜單,躋身中國紡織服裝競爭力500強、中國印染行業30強。
經過50多年發展,寧晉縣紡織服裝產業穩步發展并持續上升。為讓這個傳統優勢產業持續煥新,寧晉縣一直在探索。
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核心企業——產業鏈——產業聚集區——產業基地”為主線,寧晉縣引導企業集聚發展,促進產業橫向配套和縱向延伸,全力打造紡織服裝等六大產業基地,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
以高檔紡織品和品牌服裝企業為龍頭,建設專業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強的產業鏈;加快推進產業聚集,籌建紡織服裝大型綜合貿易市場;大力發展新型服裝面料、家用紡織品、高檔品牌服裝、精美童裝等產品,著力抓好寧紡設備更新改造……寧晉在破解難題、助力企業成長、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產業要素不斷聚集推動形成規模效應,降低了企業成本,助力產業迭代升級跑出“加速度”。
當前,寧晉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加快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吸引針織、休閑裝、童裝知名生產企業到寧晉落戶,不斷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發展效應。
“紡織服裝產業是傳統產業,也是朝陽產業,在發展經濟、吸納就業、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縣委書記王濤表示,寧晉將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的定位,不斷打造紡織服裝產業的競爭新優勢,做大、做強、扮靚“中國休閑服裝名城”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