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剛剛開始實施,小紅書平臺上其實早已出現了很多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筆記——這些筆記圖文并茂,有的還配有視頻,詳細介紹了與垃圾分類有關的各種知識、小竅門。不少用戶查看了感慨,沒想到小紅書上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筆記也那么豐富多彩。

小紅書社區分享的內容涉及垃圾分類的方方面面。比如,很多“小紅薯”分享了如何將現有的垃圾桶變成分類垃圾桶,方法簡單又有效。“蟲2就愛極簡生活”為自己改造垃圾桶的視頻配了一段輕松搞笑的音頻,并冠以“簡單垃圾分類小竅門”。從視頻看,過程確實不復雜:用膠水將兩個礦泉水瓶蓋分別固定在原先圓筒狀垃圾桶的兩側,就變成了塑料袋掛鉤,可以同時掛上兩個垃圾袋,實現干濕分離。
“這說明年輕人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很高。”小紅書公共政策副總裁韓明介紹說,在上海市網信辦指導下,上海市網絡文明協會和小紅書聯合發起以“垃圾分類管理,成就美家美滬”為主題的“生活垃圾分類”分享和普及活動。用戶在小紅書APP上以“上海垃圾分類”“生活垃圾分類”“上海好網民”等關鍵詞搜索,就可以看到“生活垃圾分類”話題頁面,參與分享,相互幫助。眼下,與垃圾分類有關的話題已經吸引用戶分享了近萬條相關筆記,并獲得接近30萬瀏覽量。
還有的“小紅薯”推薦了不少有利于掌握垃圾分類知識的小工具。“刀的島”推薦了一套垃圾分類玩具,四個垃圾桶分別對應濕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配套的卡片上畫著各種“垃圾”,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怎樣正確分類。

更有不少“小紅薯”認為,應該借鑒好的垃圾分類經驗,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網友“優安的覓日合伙人”在日本留學,她把攝像頭對準日本的公共垃圾桶,通過視頻詳細介紹了日本的垃圾分類情況。
這些筆記獲得的評價很高。在“刀的島”的筆記下,很多用戶詢問具體的產品名稱和購買渠道;在“優安的覓日合伙人”發布的視頻后,粉絲紛紛留言表示“好的習慣我們也應該學學”“這樣的好習慣真的會有好的生活環境”“值得我們學習”……“這些反饋信息說明,‘種草’筆記也可以為垃圾分類服務,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垃圾分類。”小紅書相關人士表示。
韓明還告訴記者,小紅書70%的用戶是90后年輕一代。他認為,年輕人是垃圾分類的重要參與者,要用年輕人歡迎的方式宣傳好垃圾分類。去年5月至7月,在小紅書擁有350萬粉絲的用戶“ritawang”曾利用自己在小紅書的個人影響力,發起了以“#我的垃圾日記#”為話題的公益活動,引發粉絲在小紅書上發布垃圾分類與改造的響應,總共獲得超過190萬瀏覽量。這個案例說明,可以鼓勵年輕人通過網絡筆記,將自己所熱愛的生活以及美好的生活方式分享給更多人,這是推廣垃圾分類的有效方式。所以今年,小紅書將繼續鼓勵用戶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分享和普及活動,將小紅書變成環保人士分享環保理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平臺,把環保生活理念“種”到更多年輕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