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同行業均有增長放緩表現,但各個行業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有些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潮流和新熱點。
海通證券批零行業報告的以下圖表顯示,今年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速創十年新低。

但報告同時指出,網絡購物、網上訂餐、定制旅游、共享民宿、移動支付等新興消費模式在快速發展。
黃金周前六天,部分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20%,部分網絡訂餐平臺訂單數同比增長超50%部分短租平臺共享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5倍,部分線上旅游平臺定制旅游銷量增長超50%。
國泰君安零售訾猛團隊認為,上半年政策密集出臺拉動消費,降準推動CPI上行,短期利好生鮮超市龍頭,黃金珠寶避險抗通脹推動需求釋放,中長期化妝品高景氣度有望維持,電商旺季表現值得期待。
旅游方面,中信證券初步分析認為,數據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2018年和2017年國慶假期分布差異較大:2017年中秋、國慶連休8天,2018年中秋和國慶未連休間隔6日,另外或許也反映了當前經濟預期背景下部分消費的減少。
關于電影票房,華爾街見聞注意到,在國慶到來前、9月中旬就傳出票補將取消的消息。上證報報道認為,票補力度的大小,直接體現在預售票房這一項數據上。雖然此次票補新規“靴子”尚未落地,但預售票房卻呈現出下滑。
2014年票補大戰時期,當年國慶檔電影《心花路放》通過大量特價票,直接拉動預售破億元。而今年排名首日預售榜首的《李茶的姑媽》只有3600萬元,《影》、《無雙》以1800萬元和1300萬元的預售票房分別排名第二、三位,與往年數據均有明顯差距。
不過報道提及,多方聲音認為,中國電影市場或將迎來轉型期。西南證券分析師預計,長期來看,電影市場或將回歸內容質量的競爭。
對于房地產,《開發商的黃金周:一二線冷冰冰 三四線房鬧兇》認為,降價促銷已經不足以重燃樓市成交的熱情。開發商的銷售策略出現了多種變招,拋開買方送車這類嘩眾取寵的方法,一些付款方式、產品結構的變化將對房企的經營產生直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