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對于營銷人,還是運營人,如何用廣告做好營銷一直是一個必學的課題。
如何把廣告的營銷效果最大化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線上線下流量費用都暴漲的年代。
但是,廣告難做啊。
一個不注意就浪費了50%營銷費用,甚至全部浪費。
我們先不說把廣告營銷效果最大化,哪有那么多轉化率碉堡的廣告,大部分廣告都是一般般的,不要整天想著寫出絕世文案,做出驚天廣告,能提升一點營銷效果就很不錯了。
所以,下面一些建議給大家,希望靜下心,認真看完。互聯網上,浮躁永遠都有,別急,能壓就壓下吧先!

先說一個小插曲,之前在國內某個知名門戶網站首頁上,看到一個英語培訓機構的廣告,是一篇營銷軟文廣告,應該價錢還不便宜。
點進去一看,整個廣告文章通篇都在講學英語如何如何重要( 連我都覺得非常重要了),然后最后留了一個機構名稱和電話,啥也沒有,一篇文章就完了。
我專門查了一下,這個培訓機構本身沒什么知名度,更沒什么品牌影響力可言,而且還是一個地域性的培訓機構,只在安徽有,屬于是傳統的英語培訓機構,沒有在線課。
插曲講完,大家覺得這樣的廣告營銷效果如何?
可以先想想......
那,下面的文章就開始談談這些個營銷建議! ( 插曲也不白插,文中會穿插說一下上面這個營銷案例 )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 ,這次首先分享前 3 個營銷建議 ,下次繼續分享。
1 別讓營銷廣告還沒開始就掛掉
從營銷廣告投放出去到最后的形成銷售,中間有著一個復雜的營銷過程。每一個環節都在影響著廣告的最終效果。
但是,如果廣告一開始就失敗了,那也就沒有然后了......
在這樣一個 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每個消費者都是很忙的,別指望消費者每天就是等著你的營銷廣告出現。
他很忙,可能是正在上廁所,可能正在和別人說話,可能在看小說,可能在看報紙,可能在刷微信朋友圈,也可能在看微博熱點,還可能在被另一個廣告吸引著……
這個時候,你的廣告面對是一個注意力非常分散的人,所有的信息對他都一樣,甚至可能比你的廣告更重要。不是你的廣告出來了,他就得看。
所以在營銷的開始,你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讓他把注意力放到你身上來。具體怎么吸引呢?
主要有 2 個點:一個是“與我相關”,一個是“視覺吸引”。
1)與我相關
用戶一般會對什么東西感興趣?首先肯定是與他相關的了。
第一秒就要讓消費者發現,你的廣告是和他相關的。不相關的事情太多,他可沒有那么多時間一個個去看。
比如你在街上,整條街都是來來往往的人,你大聲喊“香噴噴的燒餅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可能有一些人會被你吸引。
但如果你站在大街上,大聲的喊“美女帥哥注意了!”可能效果會更好。話糙理不糙。
人們永遠都會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在乎你講的其他內容。所以,要想你的這個營銷廣告馬上吸引他,“與他相關”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廣告也正是這么做的:


有一項對人大腦的研究也發現,大腦中有一個叫海馬狀突起的東西,會自動篩選和過濾我們接收的信息,而那些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或形成反差的信息往往能通過篩選。
所以,我們的廣告,不管是視頻、聲音,還是文字,你可以首先突出與“他”相關,多使用你的目標消費者關注圈內的信息或熟知的場景。
其次,你可以打造反差性強的廣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反常識,顛覆認知,熟悉的場景新穎化或陌生的場景熟悉化,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不過,雖然寫文章,反差強點好。但是做營銷,特別是對于不是很大的品牌,我個人還是更認同第一種“與我相關”,因為反差類的更繞,但時間太有限。
2)視覺吸引
要想吸引人的注意力,廣告視覺/包裝也很重要,因為它是最直觀的沖擊,看與不看就在一瞬間。
關于“性”的廣告流行了那么久,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畫面在視覺上直接刺激大腦做出了反應。

這里還是分 2 個點,簡短的說。
① 本身的與眾不同
要做出差異化,你不需要做到與全世界不同( 能做到最好 ),你只需要與競品不同,這可能是產品包裝的一大真諦了,廣告的包裝也是如此。
比如之前大部分耳機繩是黑色的,大家都習以為常了,而iPod當時就用了一個完全相反的顏色,馬上就獲得了大量的注意力,之后才談及它的功能、質量等等。
所有人都驚訝“原來耳機繩原來可以做成白色的”。

要想與眾不同,要想脫穎而出,最好的辦法就是做成不像這個品類的品類,廣告也一樣。
做成不像這個行業普遍類型的廣告,可能就是一個突破口。
再比如德國的一家集素食餐館,請設計師設計了一套外賣包裝盒,專門把自己的餐盒打造得與眾不同,既便于客戶攜帶,又能展示品牌形象。強熱的視覺沖擊感,讓用戶一看到眼睛就根本離不開。

② 與周圍廣告的與眾不同
還有的時候,我們也不需要把自己完全打造得與眾不同,只是根據周圍的廣告環境讓自己不同就可以了。
比如淘寶里的廣告就很常見,那些做直通車推廣的廣告, 很多都會觀察排在搜索結果頁最前面的那些廣告,然后再快速的做出自己的廣告。
比如,發現大多數廣告是橙色的,可能他們就做一個綠色的廣告圖;發現大多數廣告放的都是美女,可能他們的廣告圖就是一個大大的數字......
總之,就是根據周圍營銷環境的不同,快速改變自己的展示效果,形成視覺沖突,吸引注意力。
再來個升級版的,法國連鎖超市Intermarché的鮮榨柳橙汁品牌,在其柳橙汁包裝瓶上非常心機的做了一個標簽設計,然后輕松為其在三個小時內贏得 5000 萬次的媒體曝光量。這也是廣告。

具體是這樣的,在歐洲,人們消費柳橙汁的數量幾乎要占到全球的一半。而對于這種果汁飲品,最大的賣點就是新鮮。
所以當Intermarché發現他們的顧客不喜歡在超市里買柳橙汁飲品時,直接將競爭對手鎖定在那些分流他們客戶的鮮榨果汁鋪。
于是他們推出了一款“即時鮮榨”的柳橙汁產品,為表示新鮮程度,直接在瓶子的標簽上大大地印上這瓶柳橙汁的榨汁時間。
每一瓶的榨汁時間都在變化,所以每一瓶的“名字”也都不一樣,新鮮與否,也就一目了然了!
總而言之,用戶注意力是分散的,他永遠都不是在集中精力等著看你的廣告,你首先要做的不是介紹你的產品多好,而是讓他們開始看。
在這個時代,你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是只有你的競品,而是所有跟你搶奪用戶注意力的產品。
解決了注意力的問題,另一個問題馬上就來了,這就引出第 2 點。
2 你的廣告重點營銷目的是什么?
我們做營銷,先不說很高級的策略層面,至少你要明確你的這個營銷廣告重點解決一個什么問題。
這里,從 3 個方面來討論一下。
1)用戶還沒有相關需求
應該說,對于絕大部分主流產品,都是有需求市場的。不過,會有很多用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需求,或需求沒被激活。
這個時候,我們的廣告目的就是要激活用戶的需求,在他沒有產生關注之前,你說再多自己產品的獨特優勢,說再多優惠政策都無濟于事。
所以,這個時候廣告著重需要告訴消費者“為什么要使用這個產品”、“這個產品能幫你改變什么現在正在頭疼的問題”、“你現在的人生有什么問題”、“使用這個產品后你的生活將發生什么變化”、“不使用這個產品會有什么弊病”......等等。
比如上面的那個培訓機構說英語學習如何如何重要,就是屬于激活用戶需求( 但是我覺得不適合該機構,后面會說 ),這種直接敘述需求和痛點的廣告比較常見。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各種技巧去讓用戶產生興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要跟用戶切身利益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