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網易云音樂上線,但外界對它的發展并不看好。
今年7月,它的用戶數突破了2億,成了在線音樂行業的一匹黑馬。
當然,僅憑用戶數不足以說明一個產品有多好,關鍵在于它有很多自帶流量的粉絲。
在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交媒體上,有很多用戶都覺得網易云音樂非常好用,免費幫它做宣傳。
而且在他們眼里,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播放器,一個是網易云音樂,另一個是其他播放器。

2
相反,在??谟幸患荫{校,差點就被它的用戶搞死了。
曾經有位女學員在這里學駕照,你知道,以前的教練脾氣都比較暴躁,尤其是遇到一些方向感差、協調能力不太好的女學員,態度更是不好。
然后這位學員拿到駕照后,就寫了一篇叫做《在??赬X駕校學車,就像噩夢一樣》的文章發到論壇、微博上,說這個駕校的教練無良、亂收費,還讓學員送禮,服務態度又超級差等等。
這一發不得了了,它的很多潛在用戶一看全跑競爭對手那去了,它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
3
兩個案例對比一下你會發現,現在是用戶對企業掌握生殺予奪大權的時代,尤其是那些比較極端的用戶。
其中第一種是“腦殘粉”,他喜歡你的產品,就覺得你做什么都是對的。
他會幫你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到處宣傳你的產品,成為自帶流量的粉絲,這是所有企業都想要的用戶。
Airbnb創始人也曾經說過:寧愿有100個“腦殘粉”,也不要有100萬人覺得你的產品還不錯。
第二種就是“黑粉”,當他們接觸過你的產品或服務,對你不滿意就會否定你的所有。然后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發牢騷、傳負面,甚至是惡意抹黑,故意造謠,讓你的企業分分鐘活不下去。

▲網友們更愿意在網上分享自己的喜好
毫無疑問,這是所有企業都痛恨的用戶。
但你要明白一點,用戶對我們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企業怎么對待他們。
4
那說了這么多,如何才能讓我們的企業多一些“腦殘粉”,少一些“黑粉”呢?接下來我就從兩個方面來重點講一下。
一方面,要不斷收集用戶的意見和反饋,了解用戶的態度和看法。
對于企業來說,主要有兩種收集方式,一是主動收集,另一個是被動收集。
主動收集有三種常用的手段:
第一,成立焦點小組對用戶行為進行觀察或者訪談;
第二,與核心、活躍及典型用戶代表保持長期密切的聯系;
第三,通過社區、公眾號、微博、論壇及APP應用商店等渠道,用品牌或產品關鍵詞,收集用戶的評價。
比如網易云音樂的CEO朱一聞,3年來,他幾乎每天都會打開微博搜索“網易云音樂”關鍵詞,看微博上面用戶的留言,一旦發現有任何問題都會第一時間聯系對方看是否能為對方解決。
5
被動收集就是是設置反饋按鈕和用戶投訴渠道,讓用戶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主動提交反饋。
這一點現在很多企業都做的不錯,他們會在自己的APP或者網站里設置這樣的一個反饋按鈕,讓用戶有說話的地方。
比如網易云音樂在APP里建了很多特殊賬號,無所不能的Android開發組,云音樂iOS開發組,云音樂web開發組等,這些大號就是云音樂技術人員自己和用戶溝通,解決技術問題的手段,它們每天可以收到將近10萬條反饋。

▲網易云音樂各開發組的昵稱
再比如滴滴、美團、大眾點評等APP都有點評機制,用戶使用完產品后就順手來個好評。
不過如果是單純的五星評價對改進沒什么好處,像Uber就設計了“我很感謝你____的做法”讓乘客補充完善,或者是“我希望你在____方面進行改進”。
滴滴也在評分頁面增加了一些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讓用戶進行選擇,比如車內整潔、態度好之類的。
6
另一方面,企業一定要重視用戶的反饋,并在第一時間和用戶進行溝通,給出解決方案。
你可以在公司內部設立專門的對接人,收到用戶的問題反饋后,將反饋進行分類。比如產品建議、技術BUG等,然后再分配給各版塊的負責人,從而及時處理。
但是在這個處理過程中,你要和用戶保持溝通,讓用戶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視,以及你所做出的努力。
就像《教父》中說的一樣:如果你想幫助被人,就一定要讓接受幫助的人,體會到這種幫助的價值。
對于企業來說,也是這個道理。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
所以企業一定要把用戶放在第一位,這不是道德自律,而是你必須真誠地這么去做,去收集、了解用戶的需求,然后幫助用戶解決問題,讓用戶感受到你的誠意,他們才會替你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