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春市某大學大三學生孔同學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一名“包工程”的男子李某某,李某某稱最近急需一筆資金周轉,希望他能找同學幫忙,以辦理貸款買蘋果手機的方式換取手機款,他可以給提成。礙于朋友面子和出于私利,孔同學同意幫忙。在3個多月里,包括孔同學在內共19名同學辦了37部手機貸款,然后轉賣近20萬元全都給了李某某,然而,收到錢的李某某卻消失了……
事發
和同學幫貸款買手機
今年7月份,孔同學接到了松原一名女性朋友的電話,這個朋友姓徐,她說自己有個特別好的朋友李某某,是包工程的,最近因為工程墊付沒有資金運轉,急需一筆錢給工人開工資,需要他幫忙找幾名同學,以辦理蘋果手機貸款的方式換取手機款,對方可以給提成。
“我剛開始沒同意,因為這畢竟涉及到很多錢,但后來礙于朋友面子,還是幫了忙!”孔同學稱,沒過幾天,李某某從松原趕到長春來請他吃了一頓飯,席間,他們敲定了貸款買手機的事兒。
7月31日,孔同學找來了兩名同學,來到長春市人民廣場附近一家手機商城,“我們以自己的名義辦理了手機貸款,有的貸款一年,有的貸款兩年,隨后將貸款得來的手機直接低價賣給手機商場,5部蘋果手機共得兩萬多元,這些手機款也直接給了李某某。”李某某說,他會在3個月內還清所有貸款,不會讓孔同學和其他兩名同學承擔責任。
“事后,李某某給了我一部分回扣錢,一部手機500元、300元不等!”孔同學說。
失蹤
收到4萬元高利貸后消失
辦完第一次貸款后,李某某再次與孔同學取得了聯系,仍然要求他幫忙找學生貸款買手機。隨后,孔同學找到其朋友,兩人一起幫助李某某,在三個月內一共有19名同學貸款買手機,37部手機所賣款項將近20萬元全部給了李某某,這19名同學中,白城某大學的有8名,其他11人全是長春的在校大學生。
11月初,孔同學發現李某某僅償還了手機貸款的前兩個月的錢,于是他就打電話給李某某,李某某稱,自己的轎車抵押貸款了,需要4萬元才能贖回來,希望孔同學能幫他再借點兒錢,錢到手了再償還手機分期款。“為了他能償還手機分期款,我就通過貸款公司給他借了4萬元的高利貸,7天后償還6萬元,李某某說可以,這些錢他都還!”孔同學稱,他把這4萬元也給了李某某,可是7天后李某某的手機打不通了,偶爾打通后說自己在外地,后來人也不知去向。
后悔
欠了一屁股債不知咋辦了
李某某失蹤后,所有給李某某貸款買手機的同學都找到孔同學,他害怕了,馬上聯系朋友徐某某,可徐某某卻推卸責任說:“我跟他是挺好的,以前他這人也很實在,辦事很準,但我也沒有想到你們之間會把這件事鬧這么大。”她試著跟李某某聯系,也聯系不上。無奈,孔同學將遭遇的事情告訴了家人,父母聽后也十分上火,開始四處尋找李某某下落。后來查得,李某某的老家在長嶺縣,現在是空戶口了,另外,李某某根本就不是做工程的,系無業人員。
“現在,手機貸款方面的債主以及高利貸債主,還有我同學都找我要錢,我都不知道該咋辦了?”孔同學說,他現在就想找到李某某,要回這些錢。隨后,孔同學在家人的陪同下報警,警方稱,這屬于個人經濟糾紛,希望他們到法院解決。孔同學說:“李某某編造做工程缺錢的謊言來騙取我們的信任,拿到錢后逃之夭夭,這是詐騙行為,應該得到法律的制裁!”
律師
與李某某屬民事借貸糾紛
吉林吉翔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海波分析,一些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大學生社會經驗少,講義氣,不缺錢、愛貪小便宜的心理,以高額的回扣為誘餌,試圖利用大學生的個人信息,以達到他們借款的目的。
對于孔同學說的李某某是否存在詐騙的問題,劉海波說,孔同學事件中存在兩個債務糾紛關系:一個是學生與小額貸款公司之間因手機分期付款產生的債務關系,此時大學生需要依約向貸款公司償還購機款;第二個是因大學生將出售的手機分期款借給李某某后而產生的民間借貸關系,此時李某某需要依約向學生償還借款。孔同學在這兩個債務關系中只提供了有償的居間服務,所以不承擔民事責任,從目前證據來看,他與李某某之間屬于民事借貸糾紛。
提醒
逾期不還錢會降低信用 影響以后生活
大學生該如何防范類似事件發生呢?劉海波表示,要小心熟人下套,面對熟人要保持理智客觀,遇事要先分析,不能盲目因為是熟人關系而不思考,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作為已經是成年人的大學生,在自愿的情況簽訂的分期付款合同是具備法律效力的。因此,與貸款公司之間的貸款糾紛中,這些大學生都有義務償還,他建議大學生在收到催款信息時,要按要求自己先將欠款還清,避免被銀行追究民事責任。因為逾期還款會降低信用,對以后升學、找工作、辦信用卡、房貸、車貸都會有影響。因此大學生個人信息一定要注意保護。
原標題:男子騙19名大學生辦37部手機貸款 攜近20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