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飛虎隊歷史委員會獲悉,三位曾與中國軍民并肩作戰的飛虎隊老兵將于美國時間8月31日啟程,來北京參加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這三位老兵分別是大衛·湯普森、羅伯特·李以及保羅·克勞福德,他們將于北京時間9月1日抵京,并于9月3 日觀看大閱兵。
該委員會總裁拉里·喬布向法晚記者透露,觀看9月3日閱兵后,他和老兵們將于4日乘坐包機前往湖南芷江,參加在那里舉行的紀念活動。
坐落于芷江縣的飛虎隊紀念館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陳納德及所率領的飛虎隊援華抗戰的專題 性紀念館。館內分為“陳納德初來芷江”、“美國志愿航空隊”、“生死與共抗擊日寇”、“和平友誼明天”、“中國籍飛虎隊員陳列室”等展區,展區有大量飛虎 隊曾經使用過的戰斗、生活用品,真實地再現了當年飛虎隊員英勇抗擊日寇的輝煌戰績。
喬布介紹說,飛虎隊老兵將于6日返回北京,7日將參加中方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招待晚宴,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老兵們將于9月8日結束在中國的行程,返回美國。
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空軍在戰斗中消耗巨大。1937年,陳納德應邀出任中國空軍總顧問,并于 1941年組建美國援華志愿航空隊。人們將驍勇善戰的志愿隊譽為“空中飛虎”,“飛虎隊”因此得名。1941年底到1942年7月,飛虎隊在中國、緬甸、 印度支那作戰,以空中損失12架飛機和地面被摧毀61架的代價,取得擊落約150架敵機和摧毀297架敵機的戰績,其中有26名飛行員獻出了生命。
作為美國幫助中國抗日的中美合作典范,中國對這支英勇作戰、戰功卓著的美國志愿隊也給予了極高的贊譽。70多年過去,雖然早已看不到畫著鯊魚牙齒的戰機呼嘯升空,但這段“飛虎”傳奇卻從未被世人忘懷。
老兵講述
“是中國人救了我的命,我永遠不會忘記”
“曾經在中國服役過的美國飛虎隊,現在健在者已經不多了。我所見過的那些飛虎隊老兵們,在他們內心仍然有一腔熱血和對中國人民熾熱的感情。”喬布告訴法晚記者。
91歲高齡的大衛·湯普森在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在1943年左右加入軍隊,當時年僅 19歲。他在西安駕駛P-51戰機,被日軍擊落。他回憶說:“當時我剛剛完成機槍掃射并重新飛上高空,我的飛機突然被擊中,于是我朝向西邊飛去,盡我可能 地將飛機靠近共產黨八路軍所在區域,希望他們能夠幫助我逃脫。所幸降落傘在最后關頭打開,我坐在了柔軟的犁地中,并沒有受傷。”
湯普森說,當時天黑后中國人救了他。在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中,飛虎隊隊員們和中國抗戰軍民們締結了深厚的情誼。”很遺憾當時并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我與中國的朋友說聲再見。”他說。幾經周折,湯普森于1946年初左右回到了美國。
湯普森表示,中國人救了他的性命。他永遠不會忘記。對于能夠參與到慶祝活動中來,讓他感到非常興奮。
15歲便加入飛虎隊的華裔老兵羅伯特·李在接受法晚記者(微信公 號:fzwb_52165216)采訪時表示,自己當年負責對戰機進行維修工作。“那一年時間里,我們常常看到飛機的殘骸散落在眼前,卻不得不將還能用的 部件拆下、搬走、安裝到其他的飛機上,如此日復一日,讓我們的戰機重新可以升空對敵。”他對本報記者說,是他們的付出,共同促成了戰爭最后的勝利,“我為 此感到自豪。”
另一位將來京的老兵保羅·克勞福德告訴法晚記者(微信公號:fzwb_52165216),他于1944年10月在中國成都加入529戰斗機中隊,負責保護B-29基地,并執行西安的飛行任務。1945年7月,克勞福德駕駛的戰機被日軍擊落,他幸運地被中國游擊隊員營救。
“很遺憾我沒有記住幫助過我的中國人的名字,因為我當時怕自己被日軍俘虜,特意沒有讓自己記這些名字。”克勞福德說。在采訪的最后,這位謙遜的老兵還認真地向法晚記者強調:“請記住,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英雄。飛機被打下來不能被稱為英雄,把敵軍飛機打下來的才是英雄。”
原標題:美國飛虎隊老兵明日抵京參加抗戰紀念活動
原標題:美國飛虎隊老兵明日抵京參加抗戰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