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的突破正引發制造業重大變革
當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智能科學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并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正引發制造業的制造模式、制造流程、制造手段和生態系統等發生重大變革。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需要從模式、手段和業態三個方面重點考慮。
首先,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需要結合具體國情,找到行之有效的模式。德國人的工業技術好、自動化程度高,所以“德國工業4.0”側重于發展信息物理系統,通過提供大規模定制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美國人的網絡技術好、商業化水平高,所以美國人提出的工業互聯網側重于發展工業裝備的聯網,只要裝備運行效率能提升1%就能帶來巨大的價值。相比之下,中國的工業基礎總體薄弱,發展粗放,在產業鏈低端重復投資較為普遍,需要向網絡化、服務化、協同化、個性化、柔性化和社會化的智慧制造新模式方向發展。
其次,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在技術手段上需要新興信息技術、新興制造技術、智能科學技術以及制造領域應用技術四類技術的深度融合。要重點關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高性能計算、仿真、網絡安全、智能終端等新興信息技術智慧化和3D打印、智能化機器人、智能制造裝備等新興制造技術智慧化的快速發展,以及機器深度學習、大數據驅動下的知識工程、基于互聯網的群體智能、跨媒體推理、人機協同的混合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新發展。同時,需要重視網絡、平臺、數據等方面的安全防護建設和可信機制建立。
另外,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在業態的建設上需要充分體現“泛在互聯、數據驅動、共享服務、跨界融合、自主智慧、萬眾創新”的“互聯網+”時代特征。
同時,需要大力加強制造業與互聯網領域各個層次復合人才的培養,以實現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在技術、應用和產業等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