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今天最最開心的,一是相隔50年我們師生再相聚,二是他們都青出于藍!”面前擺著大大的雙層蛋糕,80歲的車大敬老人淚光閃閃。曾在南京4所小學任 教、桃李滿天下的他沒有想到,自己在力學小學教的第一屆學生,在畢業近半世紀后,還一直惦記著他,并在昨天齊聚南京,共同為他慶賀八十大壽。
近50 年未見,老師卻一眼就認出學生“車老師,您還認得我嗎?”“我想想……田行駟!”車大敬的回答讓今年61歲的田行駟驚喜不已,近50年沒相見,車老師竟然 一口報出了他的名字。“臉模子沒變。”車大敬笑著說,帶著得意的神情。他的得意不無道理,任教幾十年,他所教的學生早已遍布大江南北,數不勝數。如 今,50年過去,許多名字卻依舊烙在他的腦中。
1956年,車大敬畢業于南京師范學校,之后來到南京瑯琊路小學當教師,后來又陸續在鼓樓區一中心小學、力學小學、淵聲巷小學任教,成為小學教育界的一位名師。
這 次前來為車老師賀壽的,是他來到力學小學后帶的第一屆學生。1965年,車大敬被調到力小,擔任五(1)班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車老師還是這么帥”“您 這么多年發型都沒變”……現場,十幾名年過六十的“老孩子”團聚在老人身邊,為他唱生日歌、陪他吹蠟燭、大家一起回憶過往的事,讓老人時而哈哈大笑,時而 眼淚漣漣。
發起聚會的湯海若說,這場聚會已經籌備了近3個月。
不能前來的學生特意發來短信道歉
2015 年9月,湯海若產生了為老師賀壽的想法。因為工作,她與車老師一直保持聯系。當她得知2015年12月27日是車老師八十大壽,湯海若立即想召集同學集體 為老師賀壽。幾個月來,湯海若通過網絡、熟人的多方聯系,終于找到了十幾位小學同窗。得知要為車老師過壽,所有人二話不說、立即答應,并把時間定在了今年 的元旦假期。一位因工作不能前來的學生遺憾不已,還特意發來短信,“車老師,恕我不孝,不能前往,老師教我的習慣終生在踐行,并已傳給女兒,謝謝恩師。”
1967 年畢業至今近50年,當年的黃毛孩子,如今已成為爺爺奶奶,很多早已是各個領域的翹楚。從北京趕來的郝建,如今已是知名編劇,同時是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擔任編劇的電影曾獲“金雞獎”。在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的李建平,曾獲得戲劇界的重磅獎項“文華大獎”。油畫家、 教育家張五力,如今已成為了三江學院藝術學院院長。他們中還有律師、教師,以及全國道德模范……
一臉威嚴的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崇拜對象”
“我 至今都記得,和車老師第一天見面的場景。”李建平說。過去他們班的班主任都是女老師,男孩子們一點都不怕,車老師是第一位男老師。李建平回憶,當時,身材 高大的車大敬拿著教鞭走到講臺上,全班沒一個人敢說話。“你們知道我姓什么啊?”車老師問,臺下依舊是一片安靜。他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大大的一個“車” 字,用教鞭點點,“這個字念什么?”“Ju!”學生們帶著玩鬧、異口同聲地回答。車老師臉一沉,厲聲說道,“下棋那個叫車(ju),我姓車!”這份威嚴, 瞬間把一幫男生都鎮住了。
如果遇到特別淘氣的學生、忍無可忍時,車老師也有一招——點額頭。幾位學生現場模仿了起來,讓老人幾乎笑出了眼淚。而當年那位時常被點額頭的學生,如今已是大型企業的老總。
但學生們也坦言,車老師雖然嚴厲,可他書教得好,加上帥氣有才華,因此也成為了學生們的崇拜對象。“當時我們老跑到他家里去玩,”郝建說,“除了喜歡老師,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崇拜。”
“我常說,‘3歲看80’,我知道他們未來會有出息。”車老師看著這幫同樣發鬢斑白的學生,感慨不已,“讓我今天開心的有兩點,一是相隔50年我們再相聚,二是他們都青出于藍!”老人眼眶濕潤,“我只是一位平凡的老師,我的學生們超出了我,讓我最高興,也最自豪。”
原標題:8旬教師與學生50年后重聚 看一眼喊出學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