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化、增城部分菜農使用違禁農藥,且個別批發市場的檢測形同虛設,讓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流入百姓餐桌——上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的上述問 題引起了各界關注。廣州市農業局12月7日派出6個督導檢查組對全市督導檢查,昨日在增城區白江村發現一菜農涉嫌違禁使用高毒農藥,目前該菜農已被刑事拘 留。
廣州市農業局還公布了46種禁用農藥名單,市民若發現仍有違規使用現象,可撥打舉報熱線12345,對舉報涉嫌違法犯罪的社會組織和個人,查實后一律予以重獎,最高可獎10萬元。
農業部門督導檢查仍在進行中
記者從廣州市農業局獲悉,昨日,增城區白江村一菜農因涉嫌違禁使用高毒農藥水胺硫磷生產蔬菜被增城區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涉案蔬菜已被全部鏟除。這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自10月1日實施以來,廣州因涉嫌違禁使用高毒農藥而被刑拘的第一人。
據悉,12月7日-11日,針對央視12月6日節目中反映增城、從化區個別蔬菜種植戶在蔬菜等作物上使用違禁農藥等現象,省、市、區三級農業部門開展蔬菜 質量安全大檢查,重點開展農藥銷售使用情況巡查和菜農宣傳教育工作。一是加強巡查蔬菜種植戶,并由執法人員隨機抽樣、及時送檢;二是重點檢查農資店農藥依 法銷售情況,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立即處理,對涉嫌質量問題農藥抽樣送檢;三是加大抽樣檢測力度,對在監督抽查中發現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將依法頂格處理。
截至昨日,廣州農業系統出動人員900余人/次,抽查農資(藥)店441家,排查蔬菜種植戶988戶。廣州市農業局表示,將按照省的部署要求,開展包括散 小菜農在內的所有蔬菜生產主體的監督檢查和教育培訓,加強農藥使用監管和監督執法,加強鎮村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全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江南市場:進場蔬菜都要抽檢
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承擔了廣州近七成蔬菜的供應,可以說是廣州市民的“菜籃子”。該市場主管謝曄告訴記者,消費者大可不必憂心。
“所有進場的蔬菜無論是本地生產的還是外地生產的,我們一直都是由專業人員利用專業技術持續進行抽樣檢測。發現有問題的農產品,我們會持續抽檢,一直到合格為止,不合格的不會讓它進入市場。”謝曄告訴記者。
她說,市場的蔬菜主要來自外地,本地蔬菜比重還不到10%。類似于增城遲菜心等蔬菜,基本上在產地就可以消化,根本不需要進入市場流通交易。“一方面,它產量不大;另一方面,它是地方特色旅游產品,比較受歡迎。”
據了解,蔬菜進入江南果菜批發市場要由市場建立的檢測中心隨機抽樣檢測:先用速測儀,發現有問題才使用更為精確的色譜分析儀。如果仍被懷疑存在問題,就要 被送到農業部門做進一步檢測。確認沒有問題才能入場進行交易,一旦確認存在問題則要就地銷毀。據悉,市場檢測項目為國家要求的自檢范圍,共22個常規檢測 項目。
“違規使用禁用農藥的都是散戶,他們種植的蔬菜一般就近或者在周邊的小批發市場就消化了。”謝曄表示,他們來自本地的蔬菜原本就少,而來自增城、從化的蔬菜就更少。
抽查不合格的產品一律禁上市
對于報道中所說的菜農使用的毒死蜱問題,根據農業部第2032號公告規定,自2014年12月31日起,撤銷毒死蜱的登記申請,于2016年12月31日 起,禁止毒死蜱在蔬菜生產中的使用。對此,廣州市農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2016年12月31日前,毒死蜱作為防治蔬菜害蟲的中毒農藥,只要按農藥標 簽的使用范圍、規定劑量和間隔期使用,仍是合法合規的。
廣州市農業局還強調,近年來廣州進一步明確農產品安全屬地監管和生產者主體責任,今年1~10月各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網點開展定性、定量、速測129萬 份,其中植物類產品17.3萬份,總體合格率達到99.9%。下一步,市農業局將督導各區進一步落實對監督抽查不合格的產品一律停止上市等措施。
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46種農藥名單
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六六六、滴滴涕、毒殺芬、二溴氯丙烷、殺蟲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劑、狄氏劑、汞制劑、砷類、鉛類、敵枯 雙、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強、氟乙酸鈉、毒鼠硅、苯線磷、地蟲硫磷、甲基硫環磷、磷化鈣、磷化鎂、磷化鋅、硫線磷、蠅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八氯二丙 醚、甲拌磷、甲基異柳磷、內吸磷、克百威(呋喃丹)、涕滅威、滅線磷、硫環磷、氯唑磷、氟蟲腈、水胺硫磷、氧樂果、滅多威。
即將在蔬菜上限制使用的農藥名單
(一)2015年12月31日起,禁止福美胂、福美甲胂、氯磺隆、胺苯磺隆單劑產品、甲磺隆單劑產品在國內銷售和使用;
(二)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使用;
(三)2017年7月1日起,禁止胺苯磺隆復配制劑產品、甲磺隆復配制劑產品在國內銷售和使用。
原標題:菜農涉嫌使用高毒農藥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