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瓶摔下來砸到腳,1歲大的明明大哭一聲,當即翻白眼抽搐。情急之下,明明媽媽孫女士光腳抱著孩子,頂著正午的烈日,一路狂 奔向衛生站。兒子的病情很快緩解了,平靜下來的孫女士這才發現,戶外地表50℃的溫度已將自己雙腳嚴重燙傷。孫女士一下成為了醫院里的“感動媽媽”。昨 日,坐在輪椅上的她已很平靜,“當時自己就是嚇傻了,忘記穿鞋,只是想將孩子盡快送到醫院”。
兒子翻白眼抽搐,媽媽狂奔十多分鐘
昨日,南都記者在東莞康華醫院病房里看到,小患兒明明正在做動態腦電圖,進一步排查病情。“當時真的嚇傻了。”孫女士回憶,24日下午1點左右,吃完午飯后 她正逗兒子玩,突然桌上一瓶礦泉水摔下來,砸到了孩子的腳。受驚的明明當即大哭,很快喘不上氣,隨后便翻白眼抽搐起來。
孫女士被嚇壞了,慌亂中,她顧不上穿鞋,抱著20斤重的兒子就往附近的衛生站狂奔。“從家里到衛生站大概兩公里,我跑了10多分鐘。”好在孩子送到門診后,癥狀很快就緩解。
這時,孫女士才意識到腳底傳來陣陣灼熱的感覺,她低頭俯身,才發現腳底已是密密麻麻的大片水泡,她光著的腳已被高溫嚴重灼傷。
抽搐或因“屏氣發作”
盡管腳底鉆心地痛,但孫女士沒顧上自己,她當即坐上120救護車,繼續陪同兒子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在排除了低血鈣、低血糖、電解質紊亂后,目前考慮 患兒是‘屏氣發作’。”康華醫院兒科醫生明懷志介紹,這種疾病在三四歲以下小孩常見,哭鬧時會出現抽搐、呼吸困難等癥狀,“誘因多跟孩子的性格有關,脾氣 比較大的孩子更容易犯病。”
不過醫生也表示,這類疾病通常不會危及生命,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人格發育穩定,一般就不會發作了。
50℃時,接觸幾分鐘就會有水泡
兒子病情明確后,孫女士這才去治療腳底燙傷。孫女士說,情急之下,自己壓根沒有意識到當時正當中午,被烈日照射的地面殺傷力會有這么大。
記者查閱當天氣象資料發現,本月24日,東莞白天最高溫度已達到35℃,東莞市氣象部門還發布了黃色高溫預警信號。加上正午的烈日照射,戶外地表溫度飆升,可達到50℃左右。
“當 時孫女士雙腳腳底均被燙傷,起了很多水泡,我們醫生護士看了都很感動。”康華醫院燒傷科主任梁達榮說,通常人體對于溫度都有一定的耐受程度,45℃左右皮 膚就會感覺到疼痛,溫度大于50℃時,接觸四五分鐘就會燙傷形成水泡,如果60℃接觸人體皮膚一分鐘,就會造成三度燙傷。“當時孫女士在烈日下光腳狂奔, 地面溫度差不多50℃左右,再加上接觸時間長,燙傷也就不奇怪了。不過,經過及時治療后,她腳底燙傷恢復得很好。”
原標題:母親烈日下送兒急救 情急忘穿鞋被燙傷雙腳
原標題:母親烈日下送兒急救 情急忘穿鞋被燙傷雙腳